Monday, May 6, 2013

晚安,馬來西亞

2013年5月5日下午3點 (美國中部時間)

今天是我近期來感想最多、控制能力最少的一天了。國陣134 vs 民聯88 重掌馬來西亞政權,骯髒的手法、扭曲的言論,還有事後的模糊焦點、轉移話題,令人咬牙。

扭曲的兩線制
國陣掌權56年,馬來西亞朝著兩線制發展的可能性越來越少。
我個人支持兩線制,政黨之間平分秋色、各有所長,而且交替執政,可以有效的打擊貪污,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良性競爭。
只可惜我們離兩線制越來越遠了,這並不是因為輸了大選的民聯沒有進步、或者有進步但又輸了,而完全是因為國陣。

兩線制的重點在於實力相當,人民投票投的是對於政府的政策,而不是政治
看看被稱為民主奇蹟的台灣,然後看看美國。政黨輪替、而且投票結果十分接近。
我們的國陣,贏了一場又一場,贏在了票數、議席之上,完全失去了民心。

現在的馬來西亞,處於一個扭曲的兩線制,而且必定更加扭曲。
贏的政黨沒有民心,有民心的政黨被百般阻擾,暗箱操作(現在根本是停電操作)。
我的看法是:國陣眼淺,領袖看重自己的利益,腐敗、貪污。

在利益蒙蔽之下,國陣出盡一切手段都要保住早已不再的江山。這是在吹著一顆不知會何時破裂的泡泡。若果破裂了,我們的馬來西亞仍然是一黨獨大,只是換成了民聯。

“壓制”只會適得其反、“恐嚇”不能夠持續有效
我相信很多我這輩的朋友生長在和我一樣的環境:
小時後對政治不聞不問,有時聽到父母在家裡說說政府的壞話、首相的無能,我們跟著說,然後被大人罵:小孩子不要亂亂講話,出去更不可以亂亂說。上了小學、中學依然對政治沒有什麼興趣,“那是大人的玩意”。好一些人上了獨中,慢慢了解到政治對華教的影響,了解到政治的不公,開始醒覺、思考。思考的過程中說了一些比較敏感的事情,依然被家人喝止。

然後就到了今天,當自己的父母也終於忍無可忍,走上街頭。

壓制還有恐嚇的作用,我們看得一清二楚,為什麼執政的國陣一點也看不到?
壓制不滿,造成憤怒;壓制憤怒,造就一個更團結、在國陣眼中更“反叛”的民族。

再來人是善忘的,在真理之下,恐嚇只會慢慢褪色。
當你一次又一次的把政治課題轉成種族課題的時候,我們會從無知的民族爭鬥中慢慢了解到,戰鬥的雙方終究只是被政治利用了。這些手段,只會是人民得到成長的根源。

Ethical Decision
在我眼中看來,國陣到底對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還有人民,大家應該看得一清二楚。
上過的Management Course說到,對許多公司來說,Ethical Decisions的代價是更高的成本(比如說不偷工減料、用更高品質的材料),正因為如此,許多公司為了短期的利益,做了許多違背良心的決策,造成了更大的傷害。事實證明,Ethical Decision的確是會降低短期的利益,可是長遠來看,建立的名聲和品牌所帶來的收入遠遠更高!

想要做一個Ethical Decision,有幾個常見的方法,比較多見的兩個有:
1. Utilitarian Approach - 什麼樣的決策,會造福於更多的人/帶來最多的長遠利益。
2. Individualism Approach - 什麼樣的決策,能讓我自己帶來最多的長遠利益。
重點是長遠利益

國陣正在啃光自己的資源,從很多資源不發達的民眾那裡獲得選票、騙取信任(當然這個說法不全然正確,畢竟國陣還是有為地方民眾修建道路等等基本設施),再從中獲得這一次的信任。

如果現在的狀況是,國陣放手,採取絕對公平的選舉,民聯勝出,馬來西亞將會有兩個狀況。一、進步;二、沒有太顯著的進步;三、萌生其他的問題。

是的,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問題。民聯即便勝出,實施了自己的政策,許多問題還是得不到改善的。難道除掉收費站,塞車的問題就會解決?
執政黨執政期間衍生的問題,就會變成民眾支持在野黨的動力。
即便是國家進步了,還是會有問題的,只不過從“發展中國家面對的問題”變成“先進國面對的問題”,僅此而已。
既然問題存在,任何一個執政的政黨都會惹來不滿。

只是國陣如今累計了那麼多的不滿,怕是要再過個20年30年,人民才會慢慢開始重新接受了。那個時候如果民聯沒有步國陣的後塵,一黨獨大然後腐敗(這好像已經是必然的過程了,再好的團隊經過了一些時間,換了領袖換了幹部,總會開始走下坡),那是國陣再度抬頭的時機,而且帶著遠超過與現在的民眾支持。

結尾
說了那麼多,國陣裡經驗比我多、智商比我高、比我這20出未經年事的,看得應該更透徹吧?策略應該更多吧?那為什麼這些因素並沒有成為策略,舉辦一場真正公正的選舉?

在我看來,原因有二:
一、被短暫的利益蒙蔽了;
二、腐敗的程度已經達到一個“只要選舉沒贏,我們統統該吃一輩子牢飯”的程度了。

辛苦各位選民了。
晚安,馬來西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