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9, 2022

32

1

做一件事
持續做一件事
持續做好一件事

很顯然我擅長於開始,卻非常不善於持之以恆

某種程度上
insanity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yet expecting a different result 並非永遠成立

不停的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便有機會發生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就如科技並非跟隨時間的脚步前行,而是纍計能量再跳躍式推進
不停的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有時便造就了一種“文化”

年齡是跟著時間一同增加的,不管平時進步了沒有,墮落了沒有
不管今天比昨天過得更好、更差、或者好像完全沒有兩樣

就像我總是忘了博客的存在自顧的活著
每一次回來卻總能發現有幾個博客網址還在運作中
更甚有些的最後更新還在幾天之内
然後因爲這樣而覺得這個世界并非如表面上混沌
而覺得些微安心

許久不見的朋友,希望你們都過得安好

2

又開啓了閲讀的引擎,專注力好像丟了,口味變換很快

床邊一下子就曡起來了

Sophie's World - Jostein Gaarder
怎麽愛 - 一行禪師
辦公室裏的大猴子 - Richard Conniff
原子習慣 - James Clear
金剛經説什麽 - 南懷瑾
聰明的投資者- Benjamin Graham
Tong's Portfolio: Investing can be Fun and Profitable - Tong Kooi Ong

然後昨天給自己的禮物是 How Spies Think - David Omand
我想...上面食用完一本才開封吧,蘇菲的世界進度很好

3

喜馬拉雅app上有一位 謙和屋
友人前年 (還是去年?還是大前年?)介紹的

說投資的,錄了近1,400 期,大概 15,000 分鐘的内容

人家的節目開頭做夢都能跟著念

“大家好 我是謙和屋
謙虛好學的謙,心平氣和的和,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屋”

我估摸著太太雖然不聽,但也能説得出來

非常真實的一位投資大V,主要研究白酒行業、建材行業
然後非常的囉嗦
囉嗦的另外一面便是...真實?至少幾年了風格都沒有走歪
大半年前開設了自己的私募我就想著,怕是很快就沒得聼了

果不其然最近謙和屋決定停止錄製音頻了,以便增加自己的學習時間
這很好,畢竟私募的投資者是真金白銀的把前投進去了,怎麽也得更對得起他們
祝福謙和屋

爲這,我決定在最後一期節目“打賞”個 10 塊,千辛萬苦下載根本不會去用的支付寶
發現裏面竟然還有 200 塊人民幣
這是“好人好報”體現的一種?

謙和屋之後,我發現很多投資的思維真的上了一個境界
有些事情的邏輯,有些人的言論一眼看穿
當然,投資收益還是沒有“上一個境界”
如果這是在正確的路上,還是需要時間體現吧

盼著自己有一天也能夠到達“找幾個靠譜的私募”的境界

4

理財投資
前者把能做的都做了,後者火候還是沒到
前幾年是白費了嗎?應該也不全然
真要説,還好開始得早,當初覺得自己虧得一塌糊塗
現在一個本金投入,就能夠完全攤平

投資這門課收的學費,并不是一筆固定的費用
而是跟著 % 收的
本金越大,學費就交得越多
這樣想的話,是不是就能明白爲什麽投資應該要趁早?
世界第八奇跡——複利是一回事
學費是另一會更現實的事
有 5,000 的時候不學習投資理財,虧個 兩三千 或者全虧
那有 5,000,000 時虧起來,是不是光想就覺得格外刺激?

最近也在專研 ETF拯救世界 
把他的文章和喜馬拉雅上一位女主播念他的文章都聽了一遍
然後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中國的基金/金融市場起步的很遲
只能説即便在中國,資本的力量還是體現得凌厲盡致
發展得不知道甩了 KLSE 多遠
基金發展得很好,真的 everyone can invest... 
在馬來西亞想找類似的被動性指數真的不容易,
需要下功夫找替代品... 畢竟海外好像都買不到中國的基金
中國的ETF也只有特定的能買(因爲滬港通及深港通才能買)

也有局限的地方
因爲政策/政府,我想中國普通人要買海外投資品種應該不容易
比如中國人要買美國的標普500,只能通過 QFII
應該就是中國海外基金
好處是最低單位相對低?e.g. 標普500的VOO 最低 300+ 美金吧
看到不少中國的基金基數是 1 ,等於差不多 100 左右人民幣
壞處是匯率是直接反映在基金裏的
如果我是買美元的 VOO,如果美元大跌時想賣掉 VOO,
可以賣掉拿著美金去投資別的美國標的
QFII的話隨著美元大跌,净值也會跟著大幅減少,贖回更少的人民幣
等於一筆投資除了 underlying assets,還被逼時時 recognize 匯率波動
個人偏向比較存粹的/更 flexible 的道路...

5

安華是馬來西亞第 10 任首相

Gombak國會議席,阿兹敏 敗給 阿米魯丁,大快人心
我投的

6

家人搬去巴生了
門牌也是 32 號

我也算是半個巴生人?Anyway 巴生是個好地方
離我住的 “舊巴生路” 也不遠

住的人快樂,訪客不少,而且大家都總帶著微笑離開
我想這是所謂的氣場很好吧

真好

7

早上去 dental check up (右上的智慧牙小蛀了...右下敏感的#4好像也有風險,一月處理)

午餐去 Regalia 37 樓的 Fly Me to KL 午餐,氛圍不錯,食物偏貴
然後陪禎到 HUKM 復診,人不少,但算快的了
回家前經過 Kuchai,跑去 Bu4 Tian2 (不甜) for sugar fix,裝潢很好,味道更好
晚餐是 愛心Tomyum米粉,配上冷天氣,一流

充實的一天

前天帶媽咪和二姨到 Pavilion Bukit Jalil 走走
對我來説
生日必不可少的就是請媽媽吃一餐 :)

8

我希望身邊的人,認識的人,都過得健康、快樂、平安
身體上的 和 心靈上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