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星空》觀後感 沒有一起長大的童年

開始是因為看見朋友的牆上(Wall)看到五月天《星空》的MV,
才發現又一部需要看的電影正在上映。

我的評分:
豆瓣抄來的電影資料:
导演林书宇                                                                               编剧几米 / 林书宇
主演徐娇 / 林晖闵 / 刘若英 / 庾澄庆 / 桂纶镁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1-11-03(中国大陆/香港) / 2011-11-04(台湾)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Starry Starry Night
IMDb链接: tt2084098                                                官方小站: 《星空》

遠在美國,看華人電影是不簡單的事情。
我還是喜歡電影院的,但有心無力,不是不願意支持正版,
只是完全沒有啊...DVD也還沒上,真要我買也買不到。
日後我發達了,我會回來支持正版的 =..= 再怎麼說,這是一部好電影。

是,很不合乎邏輯。因為是“改編”幾米的wor....
但很貼近現實。

平平淡淡看了1個小時20分鐘,然後忽然發現自己竟然被touch到了
青春太過燦爛,燦爛到童年似乎被遺忘了。
故事發生是在青春的開始,13歲的小美,帶著自己的童年,展開第一個青春時期的夏天。
其實世界本來就沒有那麼美好,
而且其實大家都接受得了不美好的世界,
但需要的是時間。
更何況,13歲是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認識了世界的年齡,
才發現原來的世界都在崩塌,新的世界(不是《海賊王》的新世界)正在成形。
不是逐漸的成形,而是忽然就一整篇的出現在眼前。
後來我們發現,童年的消逝是“必經”的,卻忘了在當下,
那已經是我們的全部。
有太多想法、太多看到的卻不被了解的、太多心裡的七上八下,
都只能留在心裡了。

小兔子,再也沒有變成大兔子;小象,也沒有變成大象。
唯一長大的,好像只有我自己。

童年腦海裡的那片星空、那些色彩、那些生澀、
那些現在覺得不可思議的想法,
何時離我們而去,然後不曾記起?


以下內容將揭露部分劇情,請慎入。


Saturday, November 12, 2011

今天要不要skip class?

我並不是一個乖學生,但我一定是個孝順的人

我常常在入睡前想,到底今天我爸媽的錢花得值不值得。看著今天空空的課室,因為是星期五,很多人(當地人也是)都翹課去了。
大學學費都不便宜,重點是:那是你父母給的。

想想你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
去年,我的是我的iPhone,錢包可以不見、其他東西可以不見,iPhone卻不行。
因為那是用自己賺回來的錢買回來的。

人很奇怪,不會珍惜父母給自己的東西。
奇怪到,一個珍惜自己父母給的東西的人,會被稱作“乖孩子”“很乖”。
其實有什麼好乖的?這是理所當然的。
你朋友送你的生日禮物,往往都珍貴過父母每天給你花的零用錢。
為什麼?

因為付出。
朋友,是你付出你應該付出的,是你找回來的。
是一開始你沒有的,在人生途中慢慢找到的,所以珍貴。
而打從一開始,許多人一出生就活在父母的施捨之中。

在還沒有學會為父母著想之前,
不管你多麼為朋友著想,那也是只為了利益關係,那個利益是友誼。
你都不是一個“會為別人著想的人”。
所謂著想,是不為回報,處於自己的。
人對父母很少有這種情懷,無非是: 不為他們著想,他們還是父母。
當中沒有可以“失去”的東西,只要不太過分,就沒關係。

人就是抱著這種僥倖心態。

如果你的學費是你出的,我不懂,但既然我花了錢,
我就要得到“值回票價”的東西。
我堅持:再爛的課,也有可取的地方。
只要能學到一個“受用”的東西,這就值得了。
我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付那麼多學費的,
我父母也不是為了買我一張文憑而這麼做的,
我有更遠大的理想、更多覺得要學習的東西,而我父母相信我能追尋得到,
所以他們把錢花在這個地方,讓我繼續讀。

每天住得舒舒服服,
你多久沒有感謝你的父母了?

這個房租,雖然和朋友比較不貴,但出錢的都是父母
他們出錢,得到的卻是你、我

每天吃的舒舒服服,飯前有沒有感謝父母?

扯遠了。
關於這個skip class,你skip了如果比上課更productive做了比上課更有意義的事情
可以為人生增值,那就應該skip。

可是我自認這些skip掉的時間,會花在上網、聽歌、看戲、睡覺
睡醒也沒有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那我還有什麼理由skip class?

我上課不是因為我乖,是因為設身處地,我不希望我的錢,被自己的孩子浪費掉。
“孝順”,可以是很“理性”、很“現實”(錢錢錢錢錢)的事情。


難得炎熱的星期五午後
準備運動去

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雜文

1.
這個世界很是微妙,我都不知道是怎麼了。
到底是全世界都忽然煩著同樣的事情,還是煩著同樣事情的人都被聚在一起了。
我慢慢發現,我想寫的東西,都可以在近期朋友的blog上找得到。
慢慢發現人和人的語言正在自發的學習,就好像Apt 13 和 Apt 14 的語言都快要被同化了。
慢慢發現大家慢慢聽著同樣的歌曲。
這是一個同化的世界。
如果沒有新的創意、概念、主義產生,同化,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一下子,我就不知道要寫什麼了。

2.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用這種“號碼”的方式寫blog
每一段,都不盡相同。是一種藉口。
這樣,沒人可以怪我太 跳tone,可以隨自己的思緒寫。

3. 
我在想,這世界有那麼多種事物,都被分成了層次。
到底是不是一種藉口。
就好像年齡被分成 Baby 幼兒 小孩 青年 少年 成人 中年 老年
到底是不是一種藉口?
是為了便利。
然後創造了“創造藉口”的機會。

4.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所以我們要記得重要的。
然後重要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很重要的東西。
然後要提醒的東西已經多到不能夠用自己的記憶來記得了,
所以我們就聯想。

慢慢,這整個世界就是一個聯想。

5.
我不知道要寫什麼,怎麼辦?
亂亂找了一張照片來放,我很想念那片沙灘。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