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7, 2017

關於 錢的價值

有沒有想過錢的本質是什麼?
紙鈔和銀幣上的數字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要從錢到底是什麼開始著手。

錢的出現應該是這樣的:
養雞人A養的雞生了蛋,用雞蛋向養牛人B換了一些牛奶
因為雞蛋的數量時多時少,所以A總是一次過向B換很多牛奶
結果因為雞薪過低,雞隻決定長達一個月的罷工
A忽然沒有雞蛋可以換
B滿懷期待A帶著雞蛋來換,結果沒有人來,牛奶都酸臭了

A決定把雞殺了,用雞肉換種榴蓮人C的榴蓮
可是C只是想要B的牛奶(B的牛的牛奶!)
可是B又不想要雞肉

然後上面的情況再加入數不清的人,
擁有不同的東西,想要不同的東西
一團亂

於是錢作為一種“價值”的衡量標準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了
貝殼、鹽、金、銀還有紙
作為錢的媒介必須具備以下的條件,我亂亂說的:

1. 不會因為時間而變質
許多人有把錢壓在枕頭下面的習慣,那種會忽然就過期、蒸發、發霉的不太適合用來當作錢
所以食物是沒有可能變成錢的(鹽呢?=..=)

2. 不能夠被輕易複製 or 找到
普通的石頭是很難變成錢的,不然每個人都在撿石頭了
所以紙張能成為錢,的確是對於錢的一個突破
人類利用法律的力量,把紙張變成不能被輕易複製的——合約
說到合約就需要說第三點

3. 需要被廣泛的認同
簡單來說,一塊錢的紙鈔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有一大群人(整個國家+其他國家)
認可了那一塊錢紙鈔“值得”一塊錢

——
我覺得第三點尤其重要。
反過來說,紙鈔、銀幣上的數字的價值不是固定的。
為什麼說它尤其重要?
唯有了解到數字本身沒有價值,一個人才會明白理財的意義在哪裡。
錢的價值,由它能夠交換回來什麼東西來決定。
向一個人說“我有一兆 M國的錢幣”並沒有意義,可能M國政府營運不當,通脹嚴重
一兆M國的錢只能夠買一卷衛生紙。
相反的,只要很多人看好一種貨幣,一塊錢可以換回來一兆卷的衛生紙,用到你地老天荒
(一塊錢Bitcoin就曾經上看$3,000美元)
少了能夠交換的能力,那只不過是一堆沒有意義的數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