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31, 2011

Blogger Previewing New Templates

我很賤格...很賤格...放英文標題就能吸引人家進來啦!=.=
傻的...

Blogger剛剛release了一些新的template的preview,據說用HTML5等等類似可以。但由於還沒有完全開放,只是preview階段,所以用戶不能夠personalize頁面。
現在只要在任何blogger後面的blog加上"/view"字眼,就能看到日後應該會流行起來的blogger template。

比如說:
http://cns-production.blogspot.com/view/mosaic

整個都是照片的blog超級美的....和友人討論評選,Mosaic最美(另外還有flipcard, timeslide, sidebar, snapshot)
如果要指定對讓登錄其中一個類型,URL後面加/view/flipcard 或 /view/timeslide以此類推

還是有美中不足,如果一整篇post沒有照片,就會出現醜醜的文字了
我希望blogger會更新他們的font!!!請聽到我的需求吧blogger-神。(什麼鬼=.=)

文字不會悲傷

文字不會悲傷   應該是我們都笑得太過燦爛

這個地球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得可怕
你的班之外還有很多班   很多學校   很多的社團
如果在每個互相認識的人的心裡
畫一條線連接起來
據說整個地球的線   可以把整個宇宙的天體都綁起來
我亂說的

我想說
結果我們不可能與任何人保持很好的聯繫很長一段時間
你在中學時一定問過老師   或者叛逆的說
我為什麼要知道三角函數(trigonometry) 線性方程(linear algebra)
為什麼要懂微積分
我說
也許是為了明白我下面說的話
有些人還是會把數學當作話題的——我

任何人如果畫在graph上面
有些人是點
默默的等待一條線穿越他   或者在他那一點終止
有些人是線   大部分人都是線
我們的關係有些就像相交線
越走越近   然後漸行漸遠
老師那時候說,不平行的線只有一個相交點
我堅持相信在無窮遠處他們還有相交的機會
有些人就像安分守己的sin和cos
來來回回的在你身邊
畢竟有自己的生活   不可能完全陪伴在旁
卻也不會讓你走得太遠

然後我發現
要找到多一條平行線都是那麼的難

說了那麼多廢話
我其實只是想說,或許就是因為聚會好難得
所以平日的生活再烏云密布
舊友面前總是要說些好的   互相加油打氣
回憶往事   重新約定未來
我們笑笑笑笑笑
或者一群人聊到深夜
或者陪失落提早離開
那些離你很近的時期沒有把握機會提升朋友等級的人
就只能放在心裡關心了

身邊都是一大堆這樣的人
看著很多人的文字
可能是昨天前天上個禮拜的
有些是停在200X年的
和今天我們臉上的笑容反差那麼大
連自己的臉也有一些僵硬

文字不會悲傷
那只是一些對你而言有意義的符號
組合排列(combination and permutation)起來罷了
(nCr 和 nPr記得嗎?)
文字不會悲傷
也不是我們多愁善感
那些都是很多我們不想、不能、無法
被淡忘的過往

情節不在,感覺永存
到底是悲不悲傷


Tuesday, March 29, 2011

Taylor's University Going Green 泰萊大學大力宣揚環保

雖然很忙,但因為早有內容了,寫起來不難。先看下圖:
你們看到的是
一些工人們在把不是很美的草皮一塊塊產上來,然後把顏色均衡,看似更“健康”的“草皮”種下去。其實是把類似塑料材質的仿草皮的地毯,用螺絲鑽進地上。

這無疑顯示了泰萊大學重視環保的程度,也使就讀泰萊的我深感榮幸。


把真草換成這般的效果有:
1,真的草需要澆水灌溉,假的不用,大大降低水的消耗。
2,雨後,草地不會積水,同學們可以走得更自在,減少大家因為踩到泥沙要洗鞋的苦惱,也是省水。
3,可以殺死千千萬萬只蟲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為製作假草皮的過程裡釋放的CO2和Taylor's無關,所以可以心安理得)
4,顏色均衡,讓人心情愉快,不會大發脾氣,減少聲音污染。
5,從此不需要施肥,人們不會把草踩死,不用施肥,不用換草皮。

綜合上述五個非常環保的舉動,我想要大大聲罵一個.......幹!
這些人的腦袋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當初要設計有草地,然後好好的現在要換完?被踩到難看了就要換完,那旁邊那些明明不會被踩到的地方怎麼說?哦...是因為只換幾個不均勻...所以要換完全部?
天啊...我給的學費,被用來破壞地球了,罪大惡極。

Monday, March 28, 2011

您的评论正在等待审核。

在開始我要寫的東西之前,請先看看下面的video,至少要看到0:27秒,你就會看下去了=.=
這就是當我在一個好朋友的wordpress寫留言的時候,看到
“您的評論正在等候審核。”的時候的感覺。哈哈哈。
No Offence,只是讓我想到了這經典的video。

Sunday, March 27, 2011

小聚

今天出席了08年S3S1的聚會,很小個的聚會。
好啦,只有兩個人。

話說我載了妹到童軍後,有4個小時多的空檔時間,不想要回家然後又出門就到McD吹本來就開著的冷氣,用本來就擺在那裡的桌椅做習題咯,明天考試。做做下超級悶,就update status。
想不到有一個白痴,竟然真的跑來找我,而且為了環保有車不開,搭那些本來就在路上繞啊繞的巴士來找我,這個白痴是張凱文

有感動到。

說到天南地北,荒廢學業。不過幾爽一下。之後載凱文回家。

慘咯!!!這篇東西根本沒有重點!

好啦,寫一個總結出來應付一下,總結:要總結什麼咧?

總結:凱文住的“花園”(住宅區)是個很奇怪的地方:
1,他說有一個mamak檔——很奇怪是不是?他只是說有一個mamak檔在那邊,“很出名一下的咯”就沒有接下去講了。
2,他說不看不知道這邊有很多循中生——不看不知道....不看不知道....就是怪怪的
3,丟掉它 丟下他 放下他後,我發現他街頭的鄰居在用菜刀........砍樹!很有氣勢,也很奇怪!

Saturday, March 26, 2011

關燈有感

老圖重貼:去年停電拍的
黑暗之中,你做了什麼?你想到什麼?
1,
人類真悲哀。退化到一種關燈都變成是新鮮事、都能變成“話題”的一種地步,退化到一種需要成立一個節日提醒大家關燈,大家才會在這期間前後忽然都特別有環保意識的地步。有些人更悲哀,連日子都成立了,鋪天蓋地的叫你關燈一小時,有時間按幾十次電視遙控,沒有力去按一次電源開關。

沒有了燈光是特別的。這是多麼可笑的句子。偏偏我也難免這樣覺得。

2,
關了燈,開冷氣開電視開收音機開電腦。除了把我們關燈的舉動變得愚蠢,還顯示了今天的人們是多麼的沒有安全感。時時刻刻需要與別人聯繫,完全喪失了承受“孤單”的能力。人是需要有一個人的時間的,不管是單身的還是戀愛中的都一樣。長時間的與他人接觸、上網接受一大堆外界的訊息,只會把“你”變得不像“你”。今天的人,追求向外的發展,忽略對內心的探索。於是內心日漸脆弱,而脆弱使人悲觀,使人遇到挫折完全束手無策。

得空的時候,你有幾次是沒有拿起手機、或者打開電腦,任由自己沉澱的呢?

3,
關燈/“熄燈一小時”時能做的事情:
可以談情說愛——很有氣氛;
可以和家人聊天——黑暗中人們比較感性,比較能對家人說話;
可以想等下blog要寫什麼——所以有這堆屁;
可以拍照——用手電筒寫字是很好玩的;
可以扮鬼嚇人——說不定很多年後有一部鬼片就發生在earth hour;
Lights off Party? ——Party某種意義上等同於花錢弄了很多吃的,找人來搞氣氛,借了音響,然後東西吃不完,有人喝醉了沒人收拾,第二天大家臉黑黑。中途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有些人就是為了這些“意外”而去party,either去“製造”“意外”或者被“意外”找上門),何況現在還要關燈,哈

4,趣事
4.1,Earth Hour的時候,不能開冰箱。
4.2,我家後面應該是記錯時間了,還是要搞特別?8點半燈火通明,9點半一片烏漆麻黑。
4.3,最支持的小鎮應該是我的家鄉利豐港,8點半前忽然停電,天啊(我媽發信息來說的)

5,
我的一小時,就躺在那裡想東想西,反正也做不到功課我也不想開電腦,就休息咯。然後我發現,我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死板得很討厭。

Thursday, March 24, 2011

媚姨咖哩辣椒板面

趁著禎放假加上我的拜四=禮拜,
禎就帶我到傳說中很好吃的板面店=]

是在康樂大街轉進去的其中一條小路,也不會很小
不過是很聰明的路(Jalan Cerdik)
在Hailam Kopitiam的對面店鋪
有間店面不怎麼起眼的板面店(怪怪的)
不是什麼“添發”...再走下去一點那間才是

“媚姨咖哩辣椒板面”
簡簡單單的干撈板面
加上生熟蛋+江魚仔+肉碎+酸柑+乾辣椒
還有一碗清湯+菜inside=.=
味道就是很不錯!
另外還點了一碗糖水(天,什麼名了啊?)
如果不要肉碎,老闆就會在湯裡面加幾粒魚圓(貼心!?)

順便附上地圖啦,哈哈
uiseh,我第一次會怎樣加interactive map...哈zzzzZ

Tuesday, March 22, 2011

夥伴

漫畫能畫到這樣真是成功
草帽
三把刀和黑頭巾
橘子
彈弓
香菸
可樂
書本
拐杖
看著就很有感覺
不知不覺,他們也成了我們的夥伴

Monday, March 21, 2011

Assignment

Uiseh, assignment超級多...夠力到,給assignment好像不用本那樣(想想真的是不用本)
忙碌的一周...不過並不討厭 =)

膚色歧視的悲哀

因為這個semester拿了History要讀一本歷史題材的書,選的書和種族有關,更準確的說在美國,不是種族的歧視,而是膚色的歧視,作者為了深入黑人社會而且自認可以handle,所以透過“療程”變裝黑人,才知道白人所以為自己知道的一切,是多麼的自以為是。

很長一段時間的美國,在林肯解放黑奴後(南北戰爭之後),在黑人們擁有Citizenship後,有投票的權利後,生活並沒有大幅度改善。實況是,政府規定黑人們擁有投票權裡,可是Registration也就是登記為選民的過程和決定由州政府所有。為了不讓黑人涉入政治影響白人特優的權利,其中一個州政府做的就是給予不公平的Read and Write測驗。白人:寫自己的名字念出來=通過;黑人的狀況就在下面的故事裡。


John Griffin 的 Black Like Me 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
(作者和另兩個人交談中的一段故事)
...told the story of the Negro who went to register. The white man taking his application gave him the standard literacy test: (這裡的“standard”我認為有諷刺之意)
"What is the first line of the thirty-second paragraph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he ask.
(也就是那些憲法啦,本人連我國1條的憲法都不知道)
The applicant answered perfectly.
"Name the eleven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is entire cabinet." 
(簡單來說就是總統還有全部內閣的名字,就是部長部長那些=.=還有更多)
The applicant answered correctly.
Finally, unable to trip him up, the white man asked, "Can you read and write?"
The applicant wrote his name and was then handed a newspaper in Chinese to test his reading. He studied it carefully for a time.
"Well, can you read it?"
"I can read the headline, but I can't make out the body text."
Incredulous, the white man said:"You can read that headline?"
"Oh, yes, I've got the meaning all right."
"What's it say?"
"It says this is one Negro in Mississippi who's not going to get to vote this year."
明明同是人類,同樣是基督教,同樣的是善良的父親或者母親,顏色不對就是一種錯。
想知道各州州政府還搞了什麼名堂來限制黑人登記成為選民嗎?除了read and write還有就是poll tax,投票稅。前者的理由是:我們要有文化的投票者,不要不三不四的人,後者的理由是:一個Citizen付稅來表示他對政府負責任。荒謬可笑。不巧的是,白人之中也有文盲,也有付不起錢的,所以我們有更荒謬的:Mississippi Plan(密西西比發起的)也叫grandfather clause,內容主要是:只要你的祖父grandfather在南北戰爭之前是Voters,那你自動就能夠投票,不許登記。看似公平,可是南北戰爭之前,所有黑人都是奴隸,連生命的自主權都沒有,更何況去投票?自然就沒有黑人能夠順利成為選民,白人卻毫不受影響了。

這是人類的歷史。
可笑?悲哀。

注:
1,Griffin, John Howard. Black like Me. New York: Signet, 1996. 80. Print. <-Cite上癮了
2,內容部分摘自我的歷史課,加油添醋了少許私人感情。
3,上圖並不是我讀的版本的封面,但因為覺得更有說服力所以使用,還有,他就是John Howard Griffin。真有其事,也真有其人,在當時是很轟動的。

Saturday, March 19, 2011

RockMelt Browser

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使用這個RockMelt的browser,一句話說完:
RockMelt是Google Chrome和Facebook和孩子。
突發奇想:難道這就是RockMelt的來源!? 兩個巨石被融化在一起了...我應該去search看看。(更新:注2)


1,界面——8/10
  • 瀏覽的界面與Google Chrome並無異處,Ctrl+Shift+[ 和 Ctrl+Shift+] 可以展開(關閉)左右兩側的欄目(成為Edge)。左邊的Friend Edge主要是Facebook的Chatbox,讓你不需開啟Facebook就能使用。右邊的App Edge算得上進化版的Bookmark,使用RSS Feed,除了能夠放你最常去瀏覽的網站,有Notification的功能,比如說Facebook的update、blog的更新之類。
  • 上方是基本的Address Bar, Search Bar還有Bookmark,特別的是Share Button(見操作)。
  • Edge會讓特定的瀏覽的版面變小,照常理Webpage應該整體縮小一些,但如果使用Netbook 10.1寸的熒幕,有些網頁已經是最小了(如Facebook),就不能夠看到完整的頁面了(Scroll來Scroll去很不舒服)。
2, 操作——5/10
  • 第一次開啟必須開放Facebook權限,讓RockMelt有權使用Facebook資料,對於我這類不喜歡隨便授權的人來說有些反感。如果不允許的話,就用回Chrome好了。
  • 支持Tab的功能(已經變成基本功能了)
  • Search Bar的使用:按照常規Search Bar按下enter後default setting是開在新的tab,RockMelt的做法是現實Floating window,如果直接選擇要看的link,頁面會取代開著的tab而非open in new tab,麻煩得很。(研究著是否能改善)
  • Friend Edge的使用不完善,Friend List只能A-Z排列。對於朋友多又有分類的用戶,尋找朋友變得更繁瑣,只能用Favorite增加最常聯絡的朋友。
  • Share Button可以直接把開著的頁面Share到Facebook,省卻開啟->Copy Paste URL等等的步驟。
  • 相對於Search Bar,App Edge的RSS Feed使用Floating Window實際得多,而且沒有取代掉開著的頁面的問題。
  • 左上角Facebook 的 Profile Picture 能改變Chat Status也可以發布status update(現在知道為什麼RockMelt的媽是Facebook了吧?)
  • 由於大量連接Facebook,RockMelt只適合個人電腦使用,莫說公共電腦,就連兩個人共用都嫌麻煩。看來每個一台電腦已經是IT界認定的了。 
  • 支持Chrome App,主要原因也是整個設計甚至Option的界面都取自Chrome。
3,穩定——6/10
  • 操作時的小細節(比如New Tab滑出)不順暢,也許是被Chatbox和RSS影響了。
  • Chatbox的登錄有時會出現問題,不能夠online。應該要等新版本發布。
  • 至少都比IE快=.=汗
4,設計——6/10
Chrome本來就是我喜歡的風格,簡單流暢,而且設計這類很主觀。相信日後會有RockMelt的theme出現吧…
整體——7/10
貪新鮮的,就不妨下載來試試。架構和方向都已經很鮮明,接下來就是希望常常有updates,莫像曾經和IE乾架的Netscape後來無聲無息了。



語法/資訊不專業,歡迎指正。

注:
1,RockMelt是用Chromium製造的,是Google開放式的開發軟件,所以支援Chrome App不奇怪。
2,RockMelt名字來源有個“$12塊的域名”的故事,歡迎看:Behind the $12 Name – How RockMelt Came to be RockMelt

我看《消費主義》×環保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美國經濟學家/零售分析家——Victor Lebow提過這樣一句話:
Our enormously productive economy demands that we make consumption our way of life, that we convert the buying and use of goods into rituals, that we seek our spiritual satisfactions, our ego satisfactions, in consumption.
意思大概是,我們需要不斷消費以支撐龐大的生產量(還有老闆們賺錢的量)以至於我們應該把消費從一個行為變成一種儀式以滿足我們精神上和倫理上的滿足。(翻譯錯不要怪我)

這話至少在那個年代是說得沒錯,而且還深入民心,滲透各個國家的經濟。可是放在今天

Thursday, March 17, 2011

第三個玩具

還記得人生中第一個玩具嗎?
我的第三玩具是下面這只毛毛蟲   可愛到爆
一直到上了幼兒園有天在百科全書裡看到真正的毛毛蟲描繪
我嚇哭了
可以自由折疊的毛毛蟲

至於我的第一個玩具
是顆會發出音樂眼珠會轉動的黃色蘋果
嗯,應該是蘋果

Wednesday, March 16, 2011

日本核能危機 X 海賊王

首先是說故事時間:
話說《海賊王》裡主角路飛的第七位船員——佛朗基,是曾經為海賊王造船的湯姆的弟子,受託保護一份古代兵器的是設計圖《冥王》。“冥王”是人們甚至政府所懼怕的兵器(到如今漫畫仍未公開整個謎團,與世界空白的100年歷史應該有關係),於是政府決定將製造圖搶過來以防後患,而這個任務就被秘密政府組織CP9所接手,不料其長官意圖為了個人利益復活“冥王”從而統治世界。加上CP9堅強的實力,擁有兵器製造圖的——佛朗基;世界唯一能解讀其中文字的——羅賓都被CP9捉獲,在緊要關頭,佛朗基卻忽然間有了一種覺悟——把拼了命+秘密+隱藏真實身份藏了好久的《冥王》設計圖一把火毀了。

這個覺悟,就是重點。

話不多說!!!先讓你們看看佛朗基的真正面貌=.=(哈哈,偏離重點)

外表是個“變態大叔”(行為也是)卻很有同情心——聽到感動的故事都會噴淚,然後一邊說著“我沒有哭”一邊用白色的手巾擦眼淚,是個可愛的角色。身體曾經被海上列車碾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後來靠自我改造活了下來,全身都是道具,肚子是“冰箱”用來存放“燃料”,也就是可樂!上面所說“一把火燒掉”的“火”就是以可樂為燃料,從佛朗基口中噴出來的。


好了,話說我還是說了很多廢話,是一個說到海賊就停不下來的傢伙。
究竟和真正的議題有什麼關聯呢?

2011年3月12日日本近海大地震造成嚴重的海嘯,死傷固然慘重。海嘯過去後,威脅著日本甚至是世界的卻是人類的產物——核洩漏。是有意還是無意,我總覺得能和海賊王扯上關係,宣揚一下尾田榮一郎(one piece作者)的精神。

核能冥王有很高的相似之處。
1,核能是目前人們發現的一種威力很強的能源,甚至被當作武器,可怕之處絕對不是普通的炸彈能與之相比。
1.1,衝擊波:強大的爆炸威力讓空氣瞬間膨脹導致特定範圍內忽然呈現真空狀態,又因為空氣壓強的關係,周圍的空氣迅速向真空處回流,對人體與建築物造成傷害;
1.2,熱能:核彈的能量大多集中在熱輻射,極度高溫;
1.3,輻射:由於核武器包含許多裂變產物(放射性物質)所以即使爆炸過後也不適合生物居住,受輻射感染高劑量會導致死亡,即使只有輕微,日後也會有後遺症,患癌的機率增加,或者類似壞血病之類的疾病。
2,核能冥王都不是人類力量能夠控制的。
2.1, 冷卻劑:核電廠中除了燃料棒(裂變物質)、控制棒(阻止反應過度)、反應爐(防止輻射等外洩)之外,冷卻劑屬於另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不外乎防止燃料過熱,燃料棒裂開反應物質流出並有可能聚集,反應爐內溫度過高,等等都會造成爆炸,更嚴重的是輻射外洩。也可以說核能是倚賴冷卻劑的,否則我們不能將核反應減慢,控制不到所產生的大量能量。只能減慢,不能克制。
2.2,輻射:對於無色無味的輻射,一般民眾只能“盡量”不出門,可是極強的輻射能夠穿越很厚的混凝土(牆壁),而且即使不能穿透牆壁,戶外的輻射塵埃也要等好多年(好多個半衰期)才會達到所謂的“安全水平”(有多安全!?)

可是海賊王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的不同點在於,人類有點自視過高了,明明不能夠完全掌握核能的威力,甚至連廢料也沒有辦法處理(只能土埋),日益造成的破壞也只能孤注一擲地祈求“未來的人類”的技術能夠處理,這種想法有點可笑,更是自私。

佛朗基的覺悟是:當初師傅湯姆給的《冥王設計圖》的用意不是為了讓任何一方製造這個足以毀壞世界的力量,而是希望有人能夠創造一個能夠克制(換言之相衡)的力量,以防“冥王”真正被創造出來時的局面。有了這種覺悟,再加上佛朗基決定支持路飛等人能夠勝利,讀懂那特定文字的羅賓能夠被解救,佛朗基認為再沒人能夠看懂設計圖的時候,就沒人能夠設計,所以設計圖的意義也不需要了。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只創造了一個“冥王”,而且還要它幫我們勞作(發電)。而今這個“冥王”在日本發起脾氣,我們倚賴的冷卻劑等等的不完全的克制力量忽然失靈,造成今日的人心慌慌。

福島發生的事件固然是悲劇,但身為人類我們也應該反省,到底核能是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能量來源,我們的trade off是不是太高了,換言之,我們是不是為了高效能而出賣了我們的安全?

目前只能祈求一切平安。然後你們認為馬來西亞真的有能力開拓核能!!???



注:
1,我並非什麼核能的專業,口述平白不專業,只能達意。若有嚴重的錯誤,請加以糾正。
2,“1.1, 1.2”的陳述方式inspired張凱文先生,而且未經同意,不過也不是他的專利,所以這裡只是提提他的名字,表示尊重。
3,你看了海賊王嗎?還沒的話,太不應該了。

Tuesday, March 15, 2011

3個拜五1個拜六3個禮拜

過著那種“一個禮拜有三個拜五一個拜六和三個禮拜”的生活。一方面很輕鬆,另一方面因為生理時鐘的關係導致平白無故浪費了許多時間。

今天星期幾,是一個能夠影響人的心情的元素。
拜一總是要懶散一點,把熄火兩天的引擎慢慢發動。
拜二拜四比較普通,拜三看電影便宜。
拜五的工作時間流逝得特別慢,結束工作後的時間大多是拿來享受那種”明日不用開工”的喜悅。
拜六是最好的,自然醒+高興時才睡,沒有壓力的一天,況且明天也不需要開工呢,就這樣賴著吧!
禮拜就意味著天啊,苦悶的星期一又要來了。

基於這個學期時間表被妥善安排的關係,拜二拜四是空檔,原本想著不僅省油,還多了許多“質量時間”能夠做一些需要長時間的作業,結果?
拜一拜三拜五   統統變成了拜五,懶散。
拜二拜四禮拜   又都變成了禮拜,忙著煩惱第二天要開工。
這車的引擎開開關關最容易壞,電器都是如此,也許是因為從沒有電源到忽然提供電源的瞬間電壓會大增還是什麼之類的,燈泡都是在打開的時候燒掉的,用到一半爆炸的機率小得多。

看來,解決方法就是,不能再把拜二拜四當作“沒事做的星期日”了,生活才能正常一些。

Monday, March 14, 2011

倉促的開始

不能夠再拖了。
(Blogger的font真難看,我也不會弄什麼advanced的setting,就這樣放著吧...內容最實際)

緊接著又是一星期的開始,日復一日的,如果不強迫自己留下什麼,到時候就真的什麼也留不下。面子書快速更新的時代,也許我還是需要一片跟著自己節奏生長的土壤。

文字,是情緒釀成的酒。
文字,是用情緒釀成的酒。
文字是心情釀的酒。
我想起淑君老師的“多一個字太多,少一個字不行”。

久閉不語之後,會有好多東西想要說;癱瘓的時候,會渴望極致的運動;被束縛的人,強烈聲討自由。人是需要抒發的動物。各種形式的——視聽嗅味觸覺,各種層面的——身心靈,各種magnitude的——自言自語放聲狂喊。只有找到適合的,人才能快樂活著。

我需要倚賴文字,我不排斥文字。我的酒,就是文字。
有些酒不能久放,有些越放越香醇。可以許久都滴酒不沾,又忽然心血來潮小酌幾杯。就如心情,會被淡忘,也會歷歷在目,還有那些恍然大悟。

對口味的,就看下去吧   =]

p/s 倉促的開始,如果再多說就顯得不倉促了。先寫到這裡,改日繼續。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