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Melt是Google Chrome和Facebook和孩子。
突發奇想:難道這就是RockMelt的來源!? 兩個巨石被融化在一起了...我應該去search看看。(更新:注2)
2, 操作——5/10
- 瀏覽的界面與Google Chrome並無異處,Ctrl+Shift+[ 和 Ctrl+Shift+] 可以展開(關閉)左右兩側的欄目(成為Edge)。左邊的Friend Edge主要是Facebook的Chatbox,讓你不需開啟Facebook就能使用。右邊的App Edge算得上進化版的Bookmark,使用RSS Feed,除了能夠放你最常去瀏覽的網站,有Notification的功能,比如說Facebook的update、blog的更新之類。
- 上方是基本的Address Bar, Search Bar還有Bookmark,特別的是Share Button(見操作)。
- Edge會讓特定的瀏覽的版面變小,照常理Webpage應該整體縮小一些,但如果使用Netbook 10.1寸的熒幕,有些網頁已經是最小了(如Facebook),就不能夠看到完整的頁面了(Scroll來Scroll去很不舒服)。
3,穩定——6/10
- 第一次開啟必須開放Facebook權限,讓RockMelt有權使用Facebook資料,對於我這類不喜歡隨便授權的人來說有些反感。如果不允許的話,就用回Chrome好了。
- 支持Tab的功能(已經變成基本功能了)
- Search Bar的使用:按照常規Search Bar按下enter後default setting是開在新的tab,RockMelt的做法是現實Floating window,如果直接選擇要看的link,頁面會取代開著的tab而非open in new tab,麻煩得很。(研究著是否能改善)
- Friend Edge的使用不完善,Friend List只能A-Z排列。對於朋友多又有分類的用戶,尋找朋友變得更繁瑣,只能用Favorite增加最常聯絡的朋友。
- Share Button可以直接把開著的頁面Share到Facebook,省卻開啟->Copy Paste URL等等的步驟。
- 相對於Search Bar,App Edge的RSS Feed使用Floating Window實際得多,而且沒有取代掉開著的頁面的問題。
- 左上角Facebook 的 Profile Picture 能改變Chat Status也可以發布status update(現在知道為什麼RockMelt的媽是Facebook了吧?)
- 由於大量連接Facebook,RockMelt只適合個人電腦使用,莫說公共電腦,就連兩個人共用都嫌麻煩。看來每個一台電腦已經是IT界認定的了。
- 支持Chrome App,主要原因也是整個設計甚至Option的界面都取自Chrome。
- 操作時的小細節(比如New Tab滑出)不順暢,也許是被Chatbox和RSS影響了。
- Chatbox的登錄有時會出現問題,不能夠online。應該要等新版本發布。
- 至少都比IE快=.=汗
4,設計——6/10
Chrome本來就是我喜歡的風格,簡單流暢,而且設計這類很主觀。相信日後會有RockMelt的theme出現吧…整體——7/10
貪新鮮的,就不妨下載來試試。架構和方向都已經很鮮明,接下來就是希望常常有updates,莫像曾經和IE乾架的Netscape後來無聲無息了。
語法/資訊不專業,歡迎指正。
注:
1,RockMelt是用Chromium製造的,是Google開放式的開發軟件,所以支援Chrome App不奇怪。
2,RockMelt名字來源有個“$12塊的域名”的故事,歡迎看:Behind the $12 Name – How RockMelt Came to be RockMelt
原来是配合面子书而设计的吖,
ReplyDelete可是我应该不会用它。
对我来说,
google chrome 几经很好用了 ><
不過我很喜歡edge的功能,方便~
ReplyDelete@jEnn 沒辦法咯 這個太personalize了 你們整天換電腦用會很不方便
ReplyDelete@Yee 你是哪一個yee?你應該是那個“很適合的yee”=.= Edge這種東西有touch screen就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