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依然是京都,行程上今天會租借和服,逛清水寺一帶,下午再到祇園看看。
然後...兩隻大頭蝦把相機留在民宿,就匆匆出門了 =..= 慶幸自己活在手機也能拍到和相機不相上下的年代。
然後今天的照片,都是和服、和服、和服.... 話不多說,先看和服美女 O_O
京都 Kyoto
京都市區的交通大多不屬於JR而且大多依賴巴士。我們訂了早上9點在清水寺附近租借和服,早上算得上準時出發....卻還是沒有準時抵達。
這裡慎重提醒,在京都搭巴士,千萬不要用Google Maps。前幾天搭列車、轉站,車站地點和時間都很準確,所以不自覺的就對 Google 充滿了信心。跟著 Google 的指示走,卻停在一個不像是巴士站的街口,不知所措的時候就看到我們要搭的巴士呼嘯而過,停在大約200米外的車站。我也不明白 Google 在搞什麼.....
和服租借
其實在京都周圍走走,不難發現租借和服的店面。但打聽到網上預訂的價錢好一些,也能確定租借的時間所以決定網上解決,沒有真正去比較預訂/現場租借的差價。
貨比三家之後,最後還是選擇了高人氣的Kyoto Kimono Rental 京都きものレンタル Wargo 。
個人是 2,900 yen (未含稅),情侶配套則是兩人共 5,600 yen (未含稅)。建議長髮的女生多給 900 yen for 基本美髮造型,可以省下不少麻煩。
另一個建議是預算充足的話,可以top up 1,000 yen 然後在其他分店歸還 e.g. 從 清水坂店 租借、祇園四条店 歸還,路程上就不用浪費時間往回兜(但我們沒有這樣安排就是了...)
我們訂的都是基本配套,網上預訂十分快速,選好配套、預訂地點和時間,填入信用卡資料,立刻就會收到他們的確認Email 。
出租和服的店鋪——更衣室
清水寺 Kiyomizu-dera 一帶
回到京都。巴士費 230 yen flat rate 不算便宜,幾號巴士、哪裡上下車就不記錄了...還是那句:搭巴士千萬不要相信Google Maps。清水坂店坐落在五条坂,下巴士後也顧不得肚子空空,趕緊“赴約”——預訂時安排給我們的時間是4個人9點整、2個人9點半,我們已經小小遲到了,希望守時的日本人不會介意(可能他們經已慣於遊客,特別是我國的Malaysian Timing,我國第六任首相退位前的新聞發布會便是如此,說好的11am召開,11:10am還不見雞影)。
換和服的過程毫無...過程可言。店員每天為不少客人換裝,都已無感了,機械式的“趕鴨子”。主要是一開始問我們想穿什麼顏色,然後時不時冒出來給襪子、給袋子裝東西... 20分鐘後大家變裝完畢,穿著改良版木屐前往松原通。
店鋪旁的小巷子。一藍一紅像手機的emoji。
松原通的另一個較廣為人知的名字叫“清水寺前面那條很多東西吃很多東西看很多小東西那條街”,簡單叫“土產街”。八橋(三角形的和菓子)、抹茶產品、綠茶、街邊小吃...對還沒有吃早餐的我們來說,即是地獄(肚子更餓了)亦是天堂(在發現到處都是免費試吃試喝後)。
付錢買的早餐就只有我的一個牛肉包(不是很好吃,虧我還多給 100 yen 買個什麼特級牛肉包)和幾個油油的deep fried .... stuff。接下來就是無止盡的無料試吃。渴了就試喝路邊的綠茶,假假討論一下,然後不要買。
油油的 something 和 有金箔的綠茶(帶甜,像小麥草)
僅此感謝在門口排出冷綠茶的“本家西尾八橋”,進進出出喝了他們不少綠茶,也因為他們夠大方,最後買了不少他們的餅乾。小小抱怨一句,憑什麼女生付賬的話紙袋裡就會多一set不算精美的stickers? 男卑女尊還搞什麼男女平等啊?哈哈。
真是....想和他們每人收個一兩百yen(伴侶應該可以要價每張合照 500 yen?),補貼一下我們的租借費。
這裡拍了超多照片,大多都想著“哇,回來後加點後製就完美了!”。同志們,別有這樣的想法,拍照好好拍...因為回來後也不會有那個閒情慢慢後製,原圖直接就上傳了。(哪一位修圖大師看不過眼的話,行行好幫幫忙後製吧.... “PS大神請把我P的帥一點、壯一點” 那種就免了)
詩情畫意假掰照。旁白“瞧,我可以單手尿尿”,“那有什麼難?”
清水寺入門票和真·三重塔。
此時正值清水寺大修整(裝修啦裝修),外觀上就拍不了什麼,但不影響遊客入內參觀。
左下是我最愛的,右下是難得的合影
地主神社大概說一說吧... 人太雜沒拍到什麼照片... 話說這裡是日本最古老的地主神社,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遊客很多吧,感覺不出它的古老,很多新建的小...建築物賣禦守,也立了很多木牌子用日文和英文介紹神社的角落... 比較出名應該就是兩顆在路中間的(讓人不小心踢到)的石頭了吧,傳說什麼閉上眼睛如果能平安無事從一塊石頭走到另一塊石頭,想要的因緣就能實現之類的。要平安還真的不簡單,到處都是遊客,而且還有我這種走到一半才發現走在別人完成願望的路上這種人.... 難怪因緣難求啊...
對“寺”、“廟”、“院”、“神社”不熟悉,但感覺上在這裡沒有什麼界限。清水寺看看千手觀音,旁邊是地主神社(看起來主要都是求緣的去處,所以很多日本學生、年輕人),然後是個釋迦堂和阿彌陀堂,真心覺得我沒有好好做功課...
繼續走會經過一條林間小路,看到三重塔和修整中的清水寺...遠處還看得見京都塔(不用找,沒在照片中)
然後有個中午在清水寺裡簡單用餐,烏冬面、涼麵,比較特別的是...........那個黑黑色冰冰的...像Jelly的什麼來著?忘了... 還有甘酒。甘酒是日本傳統的甜米酒,我喝下去感覺就是加了姜煮的Barley Panas 甜甜帶點咸味,還不難喝,不像酒就是了。
從清水寺出回來松原通,走走看看買賣,就會走到三年坂、二年坂。有種台灣九份的感覺。基本上去過九份後,斜坡+有點古代風格的建築物+石頭路+樓梯,就會很像九份 =..=
幾乎每一件店都有新奇的東西吸引我們進去... 抹茶甜點、梅酒、肥皂、和菓子、紀念品... 俗稱“榻榻米Style星巴克”也在這裡... 走著走著見到不起眼的龍貓,驚喜地發現Donguri(どんぐりの森清水店),也就是吉卜力(宮崎駿啊啊啊啊)的專賣店,一進門就有大大的龍貓和經典的巴士站迎接我們... 念念不忘那隻沒買到的無臉男吃錢公仔( 5,184 yen )........
因為五點半前必須歸還和服(有late charge),趁還有兩小時左右決定快快到八坂神社繞一圈。去的時候走寧寧之道(ねねの道),中間投票決定去高台寺看看... 果真只是門口看看,等友人拿了御朱印又繼續前行。
在八坂神社小呆了一會兒。八坂神社就像是神社們聚會的地方,裡面有好多個小神社。下午時分有點悶熱,曬了一天伴侶的後頸有點曬傷的徵兆... (如果租和服,後頸的防曬要做好... 日本文化使然還是什麼的,頸部是“性感”的所以後頸的開口比平時的衣物更大)
在門口抓了個“別的外國人”拍合照........但不是很滿意就沒發了... 照例“捐錢” (奉納)“拜拜”(祈願),差不多該往回走了。回來故意走不一樣的路,倒是無心的就鑽進了另一個“景點”——石塀小路,兩旁據說是古京都留下的房子,路比寧寧之道窄,但更寧靜(話說寧寧......是一個人...不知道是不是很寧靜的人,寧寧之道也算是蠻寧靜的)...
這時我們還不知道...路線上根本錯了.......白走了很多路.... 應該犧牲兩小時提早歸還和服,走到八坂神社後就直接逛去祇園... 何況“改良版木屐”穿了7、8個小時不間斷的走走停停,腳力有些吃不消。
回來的路上繼續慢慢逛、解饞...
走到和服租借店附近發現還有二十幾分鐘,還不甘願先去早還,繼續去逛藥妝 .... 有了“罰款”的擔憂,歸還倒是很準時,五點半踏入店門。店員見到我們說聲“お帰りなさい”(你回來了)起初沒反應過來,上樓遇到較早為我們穿和服的阿姨倒是趕在她們開口前就“ただいま”(我回來了),不知道到底想證明什麼 =..= 哈哈。
依然是趕鴨子似的讓我們變回現代遊客。友人對她們的服務有些不滿,說是有些粗魯、不尊重人,我倒是沒得到什麼不好的待遇,只覺得他們只顧著做生意而非經營生意... 也許是“打份工”的心態吧...
祇園 Gion
然後..............才發現我們做了傻事。
根本就是嫌今天走不夠多,山長水遠從八坂神社回到五条,又沿著玉水町走回八坂神社 =..= 累得都沒有心情逛了。
八坂神社的正門對著祇園四条,是條熱鬧的街道,人來人往但我們拿不定主意要吃什麼,大家都累了... 有經過花間小路,看到詭異的景象——一大批紅毛人、遊客個個手持相機、手機,緊張兮兮。到處貼著請人不要在此逗留的牌子。
打探了幾件參觀的菜單,發現不是我們消費得起的...........噢,這裡應該是藝伎的 hotspot,正符合了先前詭異的氣氛。依舊是那句,沒有深入了解藝伎的文化,但她們都是被指定到特定的(上好)餐館了的,通常一下車又快速隱身進那些我們望而卻步的餐館。於是每個遊客都在等待下一輛車的到來,偶爾遠處有陣小騷動,大家的目光就隨之飄去。
最後朋友上網找了找,晚餐就決定在“壹錢洋食”,據說是大阪燒的前身。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這間店.......五味雜陳?店裡很有古早味....但每一桌都一個假人,我真是服了。再來就是門口的立體標誌——被狗咬的小孩,雞雞還露出來............ 後來才懂寓意是即便是被惡犬欺負也誓死捍衛手中的壹錢 =..= 如果有帶小孩子來,要慎選座位啊.... 我們邊上的牆壁裝飾,一個櫥櫃滿是小小的杯碗模型,旁邊則是一對有點十八禁的木牌子,有類似什麼“四十八式”的我不懂...聽來的哈哈。
至於 Menu 也沒有什麼好研究的,就只有一個選擇——鐵板燒。最多給你with or without beef。廚師霸氣的一次過大鐵板燒(大鍋炒lol)至於那個beef,整個鐵板燒也就只有一小片....... 味道偏鹹...
還有彈珠汽水,果然很古早。
一心想著去錦市場,但來到祇園時已經不可能了... 錦市場下午6點關門,算是另一個小遺憾... (壽司國 之 二 的抹茶是遺憾#1)。
吃完走到附近的祇園白川 Gion Shirakawa 走走消化,就搭巴士回民宿了。
白川旁的石頭路氛圍也是一流,有些柳樹。一條條的“小橋”通到小溪對面的餐廳、店鋪。看得出也是不少高級料理聚集的地方。
回到民宿不忘和杜先生打屁一番。
以為要休息了......然後發現我們還有“代辦事項”——居酒屋。
有一間海鮮居酒屋,第一晚在京都就想試試了,無奈太多人。我們決定再度碰碰運氣。事後得知不少居酒屋不喜歡接待太大批的顧客,而且大多需要預定。有些居酒屋的老闆開店就是為了要和“合得來”的人吹水,看到不懂日文的外國遊客反而沒有什麼興趣。看著店裡明明有兩三張空桌,店員硬是和我們說要等兩個小時,我們也沒辦法,只好另覓新
隨手Google附近的居酒屋,看到一個不是很文雅的店名(じじばば第三酒場),反而去了對面的炭火鶏串カツみなみ,我說絕大部分原因是友人看見吧台後正在準備料理的貌似是位美女(吧台前用餐的清一色是男性)。
看似位子滿了,抱著“看到我們這班遊客又要忽悠我們了吧”的心態,硬著頭皮問問,竟然沒有碰釘子。然後我們被安排到樓上,除了我們一個人都沒有=..=
艱難的自行翻譯Menu後,服務員·男 也要艱難的應付我們這班雞同鴨講的歪果人。也就是這裡我們把もも(雞腿)當成雞屁股。
原本打算和其中一位友人放題,結果服務員的意思是(應該都出都是如此),要放題就一起放,不能只有部分人放題,這是騙酒喝的節奏知道嗎?無奈只能兩杯啤酒解解癮。食物倒是都蠻好吃,尤其是那個黑色的鳥もも。
第二天一早得出發,到東京車站換車繼續往北走,沒有放題也是好事......
對了,再來一次日文小課堂。
【亂亂寫】日本字主要分三種——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平假名Hiragana 看起來比較圓滑,學日文一開始背五十音表都從平假名開始背起。片假名Katakana則比較正正方方,一樣有五十音(像羅馬字有大小字母一樣),現在主要是給外來語,就讀起來通常可以翻譯成英語,e.g. Malaysia 就拼成 マレーシア (ma-ree-shi-a)、McDonald's 拼成マクドナルド (ma-ku-do-na-ru-do)。漢字則是借用中文字,有些看起來像中文字但字典裡又沒有,就不聊那麼深入了。大部分時候看一個句子,抓兩三個漢字還能大概知道context是什麼,但有些漢字和中文的字面意思完全不同(或者中文完全不make sense):e.g. 大丈夫 不是男人大丈夫 而是 “沒關係”,無料 不是只一個人很沒有料 而是“免費”的意思,放題 則是 “吃到飽”的意思啦~
如無意外,敬請期待 壽司國 之 伍:山形縣 Yamagata Prefecture 赤湯 Akayu
---
下一篇:壽司國 之 伍:山形縣 Yamagata Prefecture 赤湯 Akayu
看到你写什么后制一下就完美这句话差点抓狂。
ReplyDelete能在当时用一点点时间拍好,那就完全不用浪费时间后制。但要如何当时就拍得好,那也需要一点点的功力。毕竟调来调去拍不到被拍的人也会抓狂。
毕竟你的友人可以当场把照片从相机直接WiFi出来就可以share,功力不差吧?(讨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