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dining hall吃了早餐,就走到Sheldon Museum of Arts 的“花園”走走...話說之前到藝術館逛逛,臨走前拿的其中一份"Sheldon Memorial Art Gallery and Sculpture Garden"的宣傳單,裡面列出32個校區裡Sheldon的雕像類收藏品,還有地圖,所以我就打算跟著走一趟。
1. Bryan Hunt, Arch Falls (1980-81)
Hunt擅長用堅硬的材料,做出動感的雕塑
就好像瀑布的奔騰
2. Tom Otterness, Fallen Dreamer (1995)
我相信經過Sheldon的人都會被這個大頭所吸引,有多大?看看對比:
頭像的設計靈感取自美洲中部的文化
應該是那些原住民之類的
每次經過都在想,
到底把這粒頭這樣放在藝術館的大門前有什麼用意
原來是為了隱喻“脆弱”,恕我不會翻譯
"the fragility of today's icons and heroes"
3. Jacques Lipchitz, Bather (1923-25)
這...怎樣看、怎麼感覺,都看不出是bather
哈哈
後來才發現,原來作者是畢加索的朋友
是不是畢加索的朋友創作出來的東西都差不多是這個樣的?
4. Saul Baizerman, Serenity (1932-39)
取名《寧靜》
我怎麼看都覺得是一個人的背影
5. Gaston Lachaise, Floating Figure (1927)
這個很特別
靈感來源是跟隨作者從法國到美國的、作者深愛的女人
作者在這個時期的作品,
無論體積大小,都有一種“漂浮”的感覺
很特別是吧?
手臂沒有關節,顯示了作者對印度的藝術/文化的興趣
還有(我再度不會翻譯)
her head is bald in an effort to make the figure timeless
總覺得這是一種很浪漫的表現
抽離掉時間的藝術
6. Juan Hamilton, Fragment X-O (1983-91)
Contrast
有對比才能出現火花
深色的銅給予整個作品很“重”的外觀
它的弧度卻隨著越接近地面而讓人感覺越輕盈
另外,
Sheldon的建築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
有Philips Johnson所設計
每一個弧度、獨特的天花板
建築材料是大理石和青銅(bronze)
有機會再拍吧......
Sheldon比較嚴,不讓人在展覽廳內攝影
下次再去問問看給不給
還有很多照片,不知道去哪裡upload...
Blogger的照片庫有限,就1gB我不想要浪費
所以就upload去facebook了: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5584303792719.83115.201138123237338&type=1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5584303792719.83115.201138123237338&type=1
下一篇:
出走星期六——2. 遇到和平示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