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選擇:要做什麼

Steve Jobs一死,全世界沸沸揚揚
大家都在傳他生前的影片、事蹟、生平
歌頌他的偉大、讚揚他帶來的世界

大家都在share,有多少人在做?

其實“把每一天當作是你的最後一天”也不是喬布斯第一個說的
只是他活著的方式(也可能根本不是,你知道的啦,這號人物常常被神化了)

和我媽Skype偶然聊到身邊的朋友都Facebook得很兇
然後發現我好像還真的是“很靜”
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我應該只會去Facebook upload一個status,應該也沒時間再回去讀comment了
功課當然也不做了
Blog一定要寫一篇(所以我現在就寫著)
而“見見”家人朋友就是最重要的,也就是為什麼
明明一大堆東西要做,看到我媽上網還是忍不住Skype了一番

“如果這是你的最後一天”是一種很好的態度,他幫你決定一些你難以決定的東西
可是這個態度不能自己成立,因為
“今天不是你的最後一天”的機率比“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的機率大得多了
這應該也是電腦無法超越人的一點,這是一個“不一定”的情況
有些時候你需要這樣子思考,有些時候卻不應該

所以Skype到完來,還是需要做功課
因為我覺得我的“最後一天”還要很久才來,比起及時享樂
我覺得耕耘明天的“大快樂”更重要

這時候不得不提另外一種態度,那就是“十年以後”
比較一下前面的幾個例子:

十年以後,你的Facebook應該多了千千萬萬個帖子,
今天在上面做的無聊事,早都不懂要怎麼挖出來了
除非Mark Zuckerberg終於考慮聽取我的意見,
在Facebook增加“帖子搜尋功能”,可以尋找特定日期的post
不然我覺得你除了回顧1.你和情人在一起之前曖昧的日子的post
2.你每一年生日的post
3. 你的照片album之外
其他的東西統統對今天沒有構成任何幫助
何況facebook十年之內可能就被取代了

今天這本功課,間接影響了你接下來的學業
如果你本身就在pass的邊緣,因為這個功課而fail了
要浪費一個sem來retake,然後很蝴蝶效應的,
它有可能就是你今天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Blog是重要的,他是你和自己對話、你和世界對話的證據
他不是facebook那種單純打打屁的地方,upload兩三行不深入的東西
Blog記錄了你今天的思考模式、內容,甚至於思考的原因
十年以後,在社會的摧殘之下,如何找回自己?
也許就靠讀自己10年以前曾經寫過的,
狂妄的理想、堅持的初衷、真正的自己

這一通Skype也許在10年以後無足輕重
但這是一種“連續去做”才能看見效果的東西
我不想和家人疏遠,當上天這一生給了我這麼好的家人的時候
怎麼能不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可以看出Facebook竟然在“最後一天”和“十年之後”裡的地位
竟然是這種程度....我有時慶幸自己不善於社交
(然而不善於社交還是在生活的其他地方帶給我很多麻煩)

我發現太久沒寫東西了,有些生硬
寫東西都自圓其說、太過片面,唉,要多寫寫東西








我覺得最慶幸的一點就是,
在婆婆的有生之年,我至少和她Skpye了那麼一次。

5 comments:

  1. DIU,有时候关于“专利”和“灵感到来的时间”真的很懊恼。
    我在写着一半的文章,sidebar就弹出一个你的blog的notification。按来看看就发现我要讲的东西跟你有很大部分相像。。。。结果我现在不懂要写还是不要写好。。。

    ReplyDelete
  2. 我們很大程度的被這個社會同化了啊怎麼辦
    不突出就沒有競爭力了

    ReplyDelete
  3. 才没有被同化。如果被同化了的话,就只会写一些赞颂缅怀文了。。。现在是我同化你还是你同化我?

    ReplyDelete
  4. 怎么我觉得像在打Blog的广告,打压FB的感觉?
    太好了,为我出了一口气。

    ReplyDelete
  5. 同一階層的東西很少同化,鐵不能磁化鐵
    通常需要更高層次的東西

    我也沒有任何立場,FB和Blog各有用處
    看怎麼用 =)

    ReplyDelet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