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個角度來看,我覺得人真的是退化到了一個無可救藥的地步。當我們為自己頭上頂著一個全生物裡頭腦和身體的比例最高的腦袋、為我們創造出來的產品沾沾自喜的時候,我們也在放棄的原有的本能。
2011 Blog Day的題目是“食物”(Food)。不是想寫什麼偉大的題材,也卻也想不到要寫什麼。就從今天的早餐——Cereal + 牛奶 延伸來寫。
Cereal + Milk 是健康的早餐組合,除了從包裝外面的營養列表看到一大堆的 xx.x% 和 x gm 之外,其他的根本無從驗證。對於“決定要不要放進口中”的食物,我們取決的就只有:
1. 心裡想不想吃這個東西
2. 顏色、香味、味道、溫度等等Physical Properties合不合自己的要求
3. 自我和社會給予該種食物的價值(比如水果是健康的、快餐是不健康的)
比較注重飲食的人可能也會參考它的營養價值。
但是包裝上的營養價值列表有多少是可信的?有多少還沒有被發現的物質沒有被列入?有沒有故意忽略掉了一些不想要顯示給大眾的資料?
學過統計學的人都知道,很多統計的結果一點都不可信。Sample Space的取決、Confidence Interval的取決等等都可以影響一個東西的統計結果。更簡單來說,連“統計學”這麼正經八百的名字,還是有那麼多可以“被操控”的地方,那就代表什麼東西都可以造假。取一個例子:中國製造的食品(這裡不是針對全中國製造的食品,畢竟全球就連歐洲也有食品受污染的案例,無論是意外或者蓄意),當世界對食物“Made In China”的標籤感到沒有信心的時候,許多公司不再包裝上label “Made In China”,而是“Made In PRC”(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利用一些掩人耳目的手段瞞過消費者。
看看動物,不該吃的就不會去吃,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活下來的。為了追求味覺的享受,我們脫離天然的食物,也漸漸脫離天然的食材,基因培養、人造味精、色素等等都讓我們漸漸失去最本能的食物選擇能力。
最可悲的就是,這個世界就是如此運轉,想改也改不了。營養均衡會越來越難達到,因為整個次序已經一團亂了。營養師應該會越來越重要,所以啊,有些人就學對科系了(以“投資”的立場來說),哈哈 =]
寫這種東西通常在收尾之前要明確自己的立場...er...
我主張:跟隨自己的身體,吃你身體想吃的東西,如果你的身體在吃了一整個月的快餐後還是對快餐完全沒有抗拒而且更喜歡吃,代表快餐是你的身體可以接受也選擇的。
這一點也不誇張,這是“本能”應該要做的事。
關於Blog Day,哎呀我發現我根本不可能用英文來書寫自己的感受,同時間我也覺得中文的掌控能力好像慢慢在退化中,這樣下去我會很慘,找不到抒發的管道。所以......不能一味只想進步自己的英文,是時候找找中文的材料來閱讀了——這是我閱讀的本能 =)
you should try to write in english, ha
ReplyDeletei don't think i could marh.....hard to describe something in a pattern i really wanted
ReplyDeleteno matter how good your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that you use the most is still the most descriptive...which is mandarin...to me la...hahaha
ReplyDeleteDIU你,可以不要放我最喜欢的早餐吗?虽然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吃。
ReplyDelete有点咸有点甜,还有室温以下的牛奶特有的味道,
等cereal被牛奶泡的半软半硬的时候。。。他妈的爽死。。。
弄一大碗就呆在电视或电脑前面,边看影片边吃cereal边吐槽。。。满足矣。